4th Post

20
Oct

后退原来是向前

后退原来是向前

中科大的张颢老师,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上,说的这一番话,在网上火出了圈,把晦涩难懂的“卡尔曼滤波”,结合一首诗,结合马哲中的辩证思想,将其升华到了人生哲理。怀着敬佩的心情,写下了这篇公众号。将张颢老师所说,结合之前听徐涛老师讲的考研政治中关于“否定之否定”的内容,简单进行了总结,也没被这种理科和文科,数学公式与马哲思想之间的碰撞之美,深深地震撼到了。

最优的向前滤波,一定是包含有最优的向后滤波。

无所谓,有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,有的时候可能觉得并没有很顺畅的前进,这个东西不重要,因为前进和后退是辩证的,只要向前看就可以了。

手把青秧插满田,
低头便见水中天。
六根清净方为道,
退步原来是向前。

我用这首诗和大家共勉,后退原来是向前。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,都不要丧失对自己的信心,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,无论你遇到多大的挑战,无论你遇到多大的挫折。你总觉得你在原地踏步,你总觉得你并没有在前进,但实际上你是在积聚力量,因为最好的前进,一定是由后退来推动。就像我们今天所讲,你最优的向前滤波,一定是包含有,最优的向后滤波。后退原来是向前!

卡尔曼滤波,递归向前。你以为误差很大很糟糕,实际上每一步都是依托原来的滤波进行再次滤波。这就是马哲中的否定之否定。你以为这是差的一步,实际上是曲折向上,肯定,否定,再到否定之否定,测量数据也是上下曲折,但是经过卡尔曼滤波变得平滑精确。最优的向前滤波一定包含最优的向后滤波。

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要经历一次否定,使矛盾得到初步的解决,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,仍然还具有片面性,还需要经过再次的否定及否定之否定,实现对立面的统一,使矛盾得到解决。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这样,要经过两次否定,三个阶段,即:肯定、否定、否定之否定,形成一个周期。其中,否定之否定阶段,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,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,是扬气的结果,事物的发展就呈现出这样的周期性,上一个周期下一个周期无限交替,使事物的发展,呈现波浪式的前进,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。

曾经,我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
后来,我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
如今,我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

辩证法告诉了你,曲折就在前边等着你,万事万物都是迂回前进的,不可能没有挫折,前面的曲折坎坷就在等着你。

人生三个境界:
1️⃣第一境界: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。年少时简单单纯、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、比较容易相信、相信"眼见为实",认为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。
2️⃣第二境界:看山不是山、看水不是水。随着年龄增长、经历的世事渐多、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、遭到了社会的毒打、见识了江湖的险恶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、世界的颜色根本不是简简单单的黑与白、好与坏。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深意、这时看山也感慨、看水也叹息、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。
3️⃣第三境界:看山还是山、看水还是水。人对世间万物的认识、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刻化的。有些人经过漫长曲折的探索苦修后发现、人生的最高境界不过是返璞归真、看山还是山、看水还是水。

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就回来看看吧,请记住,后退原来是向前!